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

行政行為

增進本系學長姊與學弟妹交流互助企畫書
壹、基本構想
一、基本理念︰
希望製造更多機會讓學弟妹和學長姐能夠彼此認識,並且能夠讓彼此能產生良好的互動模式,甚至建立一些常設性的活動地點、文化、傳統。
二、願景︰
希望學長姐能
三、構想︰
四、目標︰
學長姐和學弟妹的互動方式
貳、當前本系學長姊與學弟妹關係的問題
一、環境層面
從社會層面來看,大學就像一個小社會,許多學生可能已經在校外打工,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,為保護自己,因而較不容易與人坦承相對;甚至有人因為打工而不上學的,這都減低了在校園社交的機會。
從修課方面來看,因為大一大二的課程通常大三大四已經修過,再加上又沒有固定座位,所以學長姊和學弟妹在學校可以接觸的時間不多,若沒有其他聚會或活動的話,可能老死不相往來,沒有機會相互認識。另外,在有些課堂老師會要求分組進行一些活動或報告,但基於尊重學生的關係,所以老師也不會強制分組,因此學長姊與學弟妹常會跟熟悉的人一組,而這些人常是同年齡者為多。
另一方面,現在資訊發達,學弟妹可以透過更多的管道蒐集資訊,而學長姐在這方面扮演的腳色相對不重要了,此外,這也使得學生個人可以去從事的活動更多,不再限於校內而已,因此學長姐或學弟妹如果不相熟識或基於年齡差距,都有可能造成彼此關係更冷淡。至於更甚者,可能沉溺於網路的虛擬世界,而與真實世界產生隔閡,不善與人互動,因而產生惡性循環。
二、學長姊層面
學長姊(指大三大四)對大學環境已有相當了解,同時也越來越有畢業後何去何從的壓力,因而開始要做畢業前的規劃,準備考研究所、考國考、出國、當兵、...等等,這時候學長姐
三、學弟妹層面
對學弟妹(指大一大二)而言,還在調適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中,也正在重新省視自己的人生,及了解大學生活的一切,還有這個系的一切,也正是如此,所以
四、其他層面
年齡差距是很重要的因素,基於這點因素,彼此認知可能有所差異,而造成彼此溝通相處上的不協調;或有可能有刻板印象的存在,覺得學長姐較難相處、有隔閡,或覺得學弟妹有點不成熟。
系上雖然有家族的傳統,但家聚的情況也因各家的情況而有差異,使得有些家族並不是很熱絡,學長姐與學弟妹之間可能不甚熟悉。
參、策略建議
一、應採行的作為
採行可以增加彼此認識機會與建立情感的方式,有以下方案︰
1.由系上建立社會服務的制度,使學生能藉此協助系上活動的辦理,同時能夠藉由學長姐的指導,增進彼此的互動。
2.把實習課列為必修,讓有實習過的優秀學長姐來經驗分享,甚或以小組帶領的方式學習。
3.系上對外或對內辦理營隊,由學生構思活動,老師從旁協助、提供意見。
二、應克服的障礙
最大的障礙在於學生的配合意願,以及經費、系上辦理的意願。
三、其他相關考量
肆、執行步驟與配套措施
一、執行步驟與程序
方案1︰首先必須建立一套服務的機制,
二、配合作為
系上可利用導師制來輔導學生的社會服務計畫
伍、結論
陸、參考資料
<當代大學生人際關係分析>,劉素平,華商學院
<大學生人際關係處理及心理>
<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>,王燦槐、羅惠筠。



對大一的學生而言,他們還處於高中過渡到大學的階段,他們必須脫離過往高中學校、老師、家長等的安排,而且大學也不同於高中有固定座位,上課的安排與意願也大多由個人意志決定,凡此種種,都顯示學生必須從過去整天跟同學相處在一起的情況中學習獨立,而在這過程中,心裡還未認同現有的情況,還緬懷於過去團體一起行動的感覺,處在探索新世界
對大一的學生而言,他們還處於高中過渡到大學的階段,他們必須脫離過往高中學校、老師、家長等的安排,而且大學也不同於高中有固定座位,上課的安排與意願也大多由個人意志決定,凡此種種,都顯示學生必須從過去整天跟同學相處在一起的情況中學習獨立,而在這過程中,心裡還未認同現有的情況,仍習慣於過去團體一起行動的感覺,因此也可能較為被動,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Hello. This post is likeable,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, congratulations :-).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=).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, it is about the Smartphone, I hope you enjoy. The address is http://smartphone-brasil.blogspot.com. A hug.